導讀: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應強強早期診斷,嬰兒期的治療效果最佳。
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應強強早期診斷,嬰兒期的治療效果最佳。
治療方法有閉合復位+支架,閉合復位+蛙式石膏;閉合復位+旋轉截骨糾正前傾角;切開復位,并根據不同情況附加髖臼再造和各種截骨術。
(一)出生至2個月,不需牽引和麻醉,可用屈曲雙髖至90°而后逐步外展,將拇指置于大粗隆外向前內方推壓即可使其復位,復位時切忌暴力,如復位成功后可用支架固定于髖關節屈曲90°,外展70°,固定時間約為2~3月,視復位時的年齡而定。支架應于攝片檢查后再定拆除時間。

(二)3個月以上,2~3歲以下 這組病例因脫位時間長,髖周的軟組織有不同程度的攣縮,因而在復位之前,先作牽引,一般不超過2周,如有肌肉攣縮比較明顯者,必須在復位前作松解,如內收肌切斷,髂腰肌延長等,而后經床旁X線片證實,股骨頭的位置已與髖臼水平時,在全麻下用手術復位,如復位后,位置滿意,則應用蛙式石膏固定。
(三)3歲以上至8歲,該組病兒脫位時間長,軟組織攣縮更為明顯,髖臼發育更差,往往小而淺,而且臼底有大量脂肪纖維組織存在,手法復位極為困難,因而絕大多數需作切開復位。但在切開復位前必須做牽引2~3周,直至股骨頭牽引到髖臼平面才能行手術治療,如不能牽到髖臼平面,則說明軟組織攣縮明顯,如果這時作切開復位,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可能性很大,因而必須先作軟組織松解,再作牽引。
溫馨提示: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詳細信息,歡迎點擊在線咨詢,我們會有專業的醫生為您解答。您也可以到我院免費現場咨詢相關問題,我們的咨詢人員將熱情的為您服務! 24小時熱線: 企業QQ:
聲明:本站部分骨科信息來自網絡,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