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軟骨的、摧毀及骨質增生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病,臨床上以中老年發病最常見,女性多于男性。該病常見于負重、活動較多的關節,膝關節是人體的主要負重關節之一,同時也是日常磨損較多的關節,所以染上關節炎的機率較大。 據臨床研究報告指出,
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軟骨的、摧毀及骨質增生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病,臨床上以中老年發病較常見,女性多于男性。該病常見于負重、活動較多的關節,膝關節是人體的主要負重關節之一,同時也是日常磨損較多的關節,所以染上關節炎的機率較大。
據臨床研究報告指出,膝關節炎已經不再是常見的老年疾病,不少中青年也患上了該病,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誘發該病的呢?一起來看看專家的解釋:
誘發膝關節炎的常見因素有七個:
1、運動性損傷:生活中的一些意外事故,如路邊失足、踏空樓梯會對關節造成直接傷害;運動鍛煉要建立在安全有效的基礎之上,要科學的運動,合理的鍛煉。體育鍛煉一定要適度,無論是時間還是強度,都不要超過個人所能承受的范圍,特別是要避免急停、急轉以及競爭激烈的體育運動,注意防止意外損傷,否則容易出現局部骨關節炎。
2、職業因素:長期勞損是骨性關節炎的重要發病因素。某些職業勞動以及長期過度使用,往往使關節的正常結構遭到破壞,發生關節軟骨缺失、變性;滑膜破壞、滑液消失;關節腔內贅生物形成等病理改變。比如:體力勞動者,尤其是長期從事重復性勞動的人群中,常用關節的骨性關節炎發病率極高;長期從事體育運動的運動員、教練員或體育老師因身體活動量大,關節使用頻繁或經常進行激烈的身體對抗性訓練,都患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關節炎或肌肉損傷;裁縫的項部、肩關節、腕關節及手指關節很容易患上關節炎;芭蕾舞演員,足踝及腳趾是很容易的受傷部位;經常坐在電腦前打字,手腕和手指常常隱隱作痛;肩周炎、頸椎病幾乎成了礦井工人的職業病。
3、年齡因素:骨性關節炎有明顯的老齡發病趨勢,其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高而升高。進人中老年后,人體的骨骼會發生退行性改變,骨骼的礦物質含量不斷減少,韌性和彈性變差,骨的營養狀態失衡,關節軟骨變薄、變性,加上包繞關節的肌肉及纖維結締組織退行性變而對骨關節的保護作用減弱,因此骨性關節炎在50歲以上的人群中發病率極高。我國衛生部門調查結果顯示:40~49歲、50~59歲和6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分別為18%、26%和45%,70歲以上人群中,通過X線片檢查,約有70%的老年人患有骨性關節炎的跡象。
4、性別因素:在我國曾到醫院就診過的關節炎患者中有2/3是女性;在骨性關節炎患者中,女性占74%。這種現象的出現,可能與免疫功能、基因特點、激素水平、遺傳傾向、妊娠分娩等復雜因素相關。還可能與現代女性往往事業與家庭并重。忙碌的工作,繁重的家務勞動,女性所承受的負荷并不比男性少相關。
5、肥胖因素:肥胖不僅是高血壓、高血脂患者的特征性體態表現,同時也是骨性關節炎的好發因素之一。在我國,肥胖人群中有10%~40%的人患有骨性關節炎。肥胖引發關節炎是與關節長期負重以及肥胖者脂質代謝異常有關,肥胖超重可加速退行性變發展。
6、吸煙與飲酒:吸煙將消耗身體15%的氧供應,使骨骼及關節處于相對缺氧的狀態;對于已經患有關節炎的患者,吸煙會直接導致受傷的組織新陳代謝進一步減慢,疼痛加重,延遲疾病的恢復。酒對關節疾病的負面作用很大,大量飲用酒類,甚至酗酒,無論對健康人還是患有關節疾病的病人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7、遺傳因素:大多數的關節疾病具有遺傳傾向。有幾種關節炎已經被確認與遺傳有關。其中一種疾病是手指近端1關節畸形變大,形成結節,稱為希伯登結節,它可由母親遺傳給女兒。很常見的遺傳性骨關節炎是原發性全身型骨關節炎。遺傳因素對骨關節炎的影響還包括骨骼先天性結構缺陷、骨骼和軟骨的代謝異常、骨質疏松等。有些關節炎在某些家族出現的頻率要遠遠高于其他家庭,但不能絕對地說,這個家族里的人都會因遺傳而患上關節炎,僅僅是其患病的可能性比較大。
膝關節炎的發生除了和上述七種因素有關外,還可能和自身免疫力、藥物、細菌、病毒感染、積累勞損、體質、疾病等因素有關,這可以通過骨科醫師會診檢查判定。膝關節炎屬于慢性疾病,需要及早的處理和治療,如果關節軟骨組織被有效破壞的話,患者有可能需要接受關節置換手術來保全膝關節功能。
溫馨提示: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詳細信息,歡迎點擊在線咨詢,我們會有專業的醫生為您解答。您也可以到我院免費現場咨詢相關問題,我們的咨詢人員將熱情的為您服務! 24小時熱線: 企業QQ:
聲明:本站部分骨科信息來自網絡,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