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120急救中心
- 云南省三級專科醫院
- 云大醫學院技術合作醫院
- 原云南骨科醫院
俗話說「人老膝先老」,膝關節就像一頭老黃牛,默默耕耘幾十年,勞苦功高,往往也較容易受傷害。很多人到了退休年紀,膝蓋就越來越不爭氣,除了疼痛外,還常有變形,尤其是活動度受限。
那么,有沒有辦法讓老年人患病的膝蓋重新靈活地動起來呢?云南中德骨科醫院的關節科一位老先生的案例也許就讓你更對關節炎的有更多了解。
李老先生,今年70高壽,搞了一輩子機械研究,為國家貢獻了青春年華。本應安享晚年,怎奈近幾年膝蓋疼痛難耐,給生活增添了無盡煩惱。兒女想盡孝心,想帶老父親旅游,卻不敢出遠門。老先生便經人打聽來云骨看病。
1、初次就診要明確診斷
李老爺子首次來院,身板硬朗,但手拄拐杖,稍跛行,還有點羅圈腿。
「老先生,您怎么不好?」醫生親切的問到。
老先生娓娓道來「我的膝蓋疼了七八年,較初能忍,但較近一兩年疼得厲害,哪兒都去不了。」
「腿能伸直、能回彎嗎?」醫生邊問邊查,發現他的膝關節活動度在 5 ° 到 90 °左右,遠小于正常人的 0 ° 到 150 °。除此之外,老先生已經有一點羅圈腿,關節間隙的地方壓著也疼。
老先生配合著檢查告訴醫生「上下樓時非常疼,也不敢走遠路?!?/p>
「老先生,您關節已經變形了?!惯@時候需要進一步拍膝關節 X 光片,方能明確診斷。
片子出來后專家談論后確診其是患上骨關節炎。
2、解釋病情是退行性病變
我院專家介紹說人正常的膝關節有一層薄薄的軟骨,相當于一個保護墊片。什么是軟骨呢?就是我們平常吃雞鴨時,吃到的白白的脆骨。而軟骨在 X 光片上看不出,所以關節之間看到的就是間隙。李老爺子內側關節間隙幾乎沒有,說明軟骨已經磨損得相當嚴重。沒有了軟骨的保護,走路時骨頭磨骨頭,骨膜上神經和血管豐富,因而十分疼痛。長此以往膝關節會長骨刺,甚至變形。
「我為什么會得這種病呢?」老先生了解了自己病情,想要一探究竟。
這是一種退行性病變,換句話說,是人體衰老的表現。近年來科研人員進行了大量研究,但遺憾的是還并未找到確切的原因。可以肯定的是,肥胖、重體力活、運動過度等會增加膝關節的負擔,加大患病風險。云骨的專家為老爺子耐心解釋道。
3、骨關節炎如何治療?
早期的骨關節炎,軟骨有一定程度的磨損,進行保守治療,主要是吃藥、打針、貼膏藥、理療等,目的是緩解疼痛、保護軟骨、延緩病情發展。骨頭是可以再生的,哪怕 90 歲摔骨折了,也可以再長上。但軟骨一旦磨沒了,就不能再生。骨關節炎如果到了中晚期,保守治療很難奏效。要想有效治好,需要做置換手術。那么是什么樣的手術呢能解決骨關節炎?
我們把壞掉的軟骨薄薄地切掉,換上人造的『合金軟骨』,關節中間再加上耐磨的墊片,讓膝關節可以像正常人一樣靈活自如。術后兩三天便可以下地,經過兩三個月左右的康復訓練,就基本和正常人一樣了。新換的軟骨只要不摔壞、不感染,用 20 年左右沒有問題。據文獻報道,有的較長用了三四十年。目前,由于人工組件使用壽命的限制,年輕人不到萬不得已不選擇這種手術。但對于患有中晚期骨關節炎的老年人,恰恰是越早做越好。這就是目前較有效的療法,人工關節置換。
「為什么對這部分老年人是越早做越好呀?」李老先生有點不解。
首先,得了嚴重骨關節炎的老年人生活質量相當低,長年累月受病痛折磨,吃藥打針不起作用,唯有越早做手術,才能早解脫、早享福。另一方面,如果一味拖延,一旦老年人心肺功能不好,手術風險會大大增加,到那時就算想做,恐怕也做不了。
4、復診終決定接受手術
一周后,李老先生的一雙兒女陪他來復診決定接受手術。李老先生的兒子告訴醫生「父親這膝關節,太痛苦!一直拖著也不是辦法,我們決定接受個手術。想了解手術風險大嗎?」
專家解釋說只要手術技術過關,術后不感染,手術成功率是非常高的。李老先生辦理了住院手續,不久后接受了人工關節置換,手術非常成功。術后一周左右,李老先生出院了。如今我們了解到李老先生隨著兒女去旅游了,再也不擔心那也去不了。
運動健將前交叉韌帶斷裂,關節鏡下重建手術 還他一個完好如初
多年“老風濕”腫脹疼痛難忍 云骨關節鏡“出馬”輕松解決
云骨微創關節鏡 老年關節炎患者的福音
關節反復疼痛? 云骨關節鏡為你排憂解難
腰痛20余年查無所獲 原來是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在作怪
關節鏡術后三天可出院
來自一個七旬患者的治療心聲
關節“咔擦”響 哪里出了問題
云骨關節鏡 半月板損傷患者的大救星
梧高鳳必至 花香碟自來——關節科
人工膝關節表面置換術讓六旬阿姨重拾希望
早發現早治療 云骨還你一個健康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