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120急救中心
- 云南省三級??漆t院
- 云大醫學院技術合作醫院
- 原云南骨科醫院
對于發育成熟的先天性脊柱側凸治療來說,治療原則和特發性脊柱側凸治療策略接近,合并有似硬的行截骨治療,其治療的原則和脊柱側凸的翻修一致。
文獻報道前后路一期半椎體切除術側凸矯形率為14.0%—77.0%,后路一期側凸矯形率為54.3%—68.0%,后凸矯形率為57.0%— 57.5%。國內前后路病例側凸矯形率為68.9%,后凸矯形率為48.8%。后路側凸矯形率和后凸矯形率分別為66.0%和66.9%。因此兩種手術方法效果相似,遠較原位融合和凸側背骺阻滯術高。
前后路半椎體切除術后常見的神經系統并發癥為相應水平的神經根受壓,表現為一過性的肌力減退。Hohe等報道神經系統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0.5% (8/39),其中1例為性損傷。Lazar等報道11例中出現1例一過性的下肢肌力減退。King等也報道7例中出現1例U神經根麻痹。對于后路半椎體切除,文獻中很少見到神經系統并發癥的報道,手術時病人應俯臥于軟墊上,術中仔細辨認結構,必要時一側先做臨時固定;做好穹隆部位的擴大,并計算好椎管內的容積堆積,在凸側加壓后應仔細探查神經根和硬膜,以防堆積性的神經壓迫。
融合范圍與就診時年齡及畸形程度有關。Holte等報道半推體切除術39例,術后涪延長融合范圍者有6例,皆為融合節段過短所致。因此,在半椎體切除后選擇固定融合范圍時,除了考慮側凸的似硬程度和嚴?程度外,還應注意矢狀面后凸的大小和半椎體遠、近端代償巧的柔韌性。不應一味追求短節段融合,否則容易出現側凸或后凸弧的延長,需再次手術延長融合范圍。
總之,隨著對于先天性脊柱側凸的手術治療技術的進步,椎弓根技術固定應用,應更多地采取積極的治療方法。不應讓一個先天性脊柱側凸無限發誠,也不要錯誤地認為,在側凸矯正術和阻止其發展前,病兒的軀干會增長。一個短而直的軀干,比一個嚴屯的側凸好。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涌現,可能會有更好的畸形矯正,減少軀千島度的丟失。
溫馨提醒:云南中德骨科醫院是云南省全力專業的三級骨科??漆t院,醫院擁有大批經驗豐富的骨科專家,并且為了患者方便咨詢,現已開通網上就醫渠道,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于脊柱側凸癥方面的相關事宜可以直接撥打云南中德骨科醫院的免費咨詢熱線:0871-65311120,也可以咨詢在線醫生,患者在家中就可以進行疾病的咨詢、預約就診(免費),預約來院不需要再排隊掛號,方便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