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120急救中心
- 云南省三級??漆t院
- 云大醫學院技術合作醫院
- 原云南骨科醫院
很多人認為頸椎病就是脖子疼,腰椎病就是腰疼,其實不然??赡茏罱泐^疼、落枕,小腿抽筋、涼麻,都與頸腰椎病有關系。
之前頸腰椎病發病的年齡階段在35~50歲,但現在頸腰椎病呈現低齡化,且人群分布較廣,逐漸演變為一種職業病。
其實,頸腰椎疾病的發病率有所上升,與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密切相關。過去人們走路多、騎車多,現在大部分是開車、坐車。工作也多在室內,有的人一天也見不到陽光,并久坐、加班、熬夜等。這些變化不僅減少了整體活動量,還增大了頸腰椎的壓力,導致了頸、腰椎疾病發病率的上升。
以下這幾個職業最容易得頸腰椎病,看看你“中槍”沒?
白領一族
白領一族如設計、編輯、會計、程序員等,是頸腰椎病間盤突出的高發人群。因為長期保持一種固定姿勢,又缺乏活動鍛煉,加上長期熬夜、甚至生活規律混亂,所以會導致肌肉無力,以及局部頸椎、腰間盤和韌帶損傷過度。如果再加上季節交替,很容易加速椎體的退行性病變。
若已經出現了輕微頸椎、腰椎酸疼、麻木的現象,可以采用熱敷的方式緩解疼痛,每次熱敷在半小時左右。比較嚴重的患者在吃藥、手術后還無法治愈時,可使用純中藥制劑的膏藥,結合穴位和療程,配合按摩,副作用小,見效快,但一定要對癥下藥。
像現在,春天來了,很多年輕白領人群紛紛脫去厚衣服,換上九分褲、破洞褲和薄絲襪,以女性居多。其實,實際體感溫度并不高,過早更衣,若遭到風寒侵襲,導致關節受涼,也容易造成頸腰椎病。
師生一族
近些年,教師群體也逐漸被頸腰椎病“偏愛”,多是由于積勞成疾。教師總是需要長時間伏案工作、批改作業或者備課、寫教案,頸椎和腰椎活動少,負重大。雖然享有“桃李滿天下”的美譽,但頸腰椎病卻也總是揮之不去。
其實,頸椎、腰椎等骨關節是人體的重要“支柱”,也是人體健康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學生之所以成為頸腰椎病發病人群,多是由于智能手機的出現,除了日常學習外,課余時間也是坐著玩手機、打游戲,戶外活動減少,頸腰椎就易產生問題。
重體力勞動一族
長時間從事體力重體力勞動的人群,由于搬運重物對人體頸腰椎牽引力度大,會導致體力勞動者尤其是干重體力活的人更容易患上頸腰椎病。而過度使用關節,也容易在老年后患上骨關節病。據統計,在醫院疼痛科門診里,腰頸椎病人占40%以上。
司機一族
車的出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但開車長期久坐,加上開車時無法避免的顛簸,使頸腰椎疾病纏上開車族。還有一些司機常把車內溫度開得很低,這對已經勞累的脊柱傷害更大。
其實,真正有病理性變化的頸椎病,形成是緩慢的,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數據顯示,患頸椎病的司機甚至已占到整個頸椎病患者的20%以上,因此建議司機多開車窗換氣,盡量少開空調。
久站一族
除了久坐一族外,久站一族也是頸腰椎病的患病群體。比如:交警職業,現如今只要是上下班高峰期,交警都要連續站立3個多小時,因此很多交警都不同程度的患有腰肌勞損、靜脈曲張等職業病。
還有外科醫生職業,有時一天最多會做七八臺手術,一臺手術需要1~3個小時,或者更長時間。長期久站和精神集中,都容易使頸腰椎處在緊張狀態,容易造成脊椎和關節勞損。
因為頸腰椎疾病顯得不那么兇險,很多人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但一旦患病、犯病,就會給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的影響。比如,頸腰椎疾病除了會引起脖子、腰部酸和麻以外,還會引起頭暈頭疼、手腳麻木、吞咽困難、心悸、頭暈、惡心、失眠等癥狀。
而要預防這些疾病,必須從生活習慣入手。特定職業的朋友,一定要盡可能的在可操作范圍內,避免長期保持一個姿勢不變。比如,久坐的上班族而言,要懂得每半小時就活動一下頸椎和腰椎,好讓關節得到放松,并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女性朋友在換季時,注意關節保暖。